这篇文章主要分享古代没有天气预报,古人是怎么预测天气的?的题和一些气象局怎么知道天气话题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!
连日来,全国各地天气情况变化较大。
有些地方酷热难耐
部分地方开启“海景”模式
这个时候,关注天气预报就显得尤为重要!
因为天气预报可以提前告诉我们第二天的天气状况。如果预计天气太热或者有雷阵雨,家长出门前一定要记得带上雨伞、防晒霜等物品,防止宝宝中暑、淋雨。等待情况!
不得不说,天气预报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多便利!
不仅如此,天气预报还为人们的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
例如,政府部门根据天气预报对可能出现的大雨、大风、冰雹、台风等灾害提前采取措施,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。
天气预报是如此重要。你是否好奇在科技还没有那么发达的古代人们是如何预测天气的呢?
今天小咕咚就带大家穿越到古代,看看他们是怎么预测天气的!
第1部分,字符串
当我们想到琴弦时,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它发出的悦耳的声音。殊不知,它还有另外一个作用!早在汉代,古人就利用琴弦感应湿度的原理来预测晴雨天气!
早在东汉时期,王充在《论衡常商》中就说过琴弦之所以松动,是因为琴床潮湿,预示着要下雨。
Part2、二十四节气与农谚
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代表季节变化的24个特定季节。它们是在中国先秦时期就已经建立的。它可以反映天气、季节的变化,指导农业活动,影响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。在气象界,二十四节气被誉为“中国第五明”。
后来,人们根据二十四节气和生产实践,总结出更多的农谚,如“夏至有风三日热,重阳无雨,冬日晴”等,“秋分早霜晚,寒露正是种麦正时”等。
第三部分,动物
事实上,昆虫世界中也有一些出色的“气象员”。由于动物有非常敏锐的感觉系统,古人已经知道如何根据动物的行为来预测天气。
例如,如果早上蜘蛛网上有水滴,就说明天气晴朗。这是因为天气晴朗的早晨气温较低,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,挂在蜘蛛网上。
燕子低飞、青蛙鸣叫、蚂蚁移动、蚯蚓出洞,都是下雨的前兆。可见“动物天气预报员”的能力不容小觑~
第四部分古代气象局秦天监
秦天鉴早在秦汉时期就已建立,具有观测天象、推算节气、制定历法的功能。不料!古代其实是有气象局的~
看到这些,
小咕咚忍不住感叹
古人的智慧,
他们从一些常见的行为开始
你可以发现这些自然法则,
从而为人们带来福祉,
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!
夏季特别安排
《智慧树》播出时间
7月1日至7月14日
周一至周五上午7:00
7月15日至9月1日
周一至周四上午7:00
《智慧小树》
7月1日至9月1日
暂停广播
对于古代没有天气预报,古人是怎么预测天气的?和气象局怎么知道天气的一些相关话题,本文已经做出了详细的解,希望各位喜欢。
No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