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让“死人和活人争地”“村公墓”吹来文明新风

有很多人想知道的不让“死人和活人争地”“村公墓”吹来文明新风和一些关于迁坟前开始下大雨了怎么办相关话题,本篇有详细讲解,希望对各位都有所帮助。

新华社银川1月31日电标题别让“死者与生者争土地”“乡村公墓”带来文明新风

新华社编辑马丽娟

春节临近,下班回到家乡的杨福东首先给母亲扫墓。六个月前,他把母亲的坟墓搬到了村里新建的墓地。平地上的一个土袋里,埋葬着他前年去世的老母亲。

中国人历来都看待生与死,尤其是在农村地区。死者必须厚葬,一是尽孝,二是保护子孙后代。

杨福东家住宁夏固原市隆德县神林乡杨业河村。以前,村里有人去世,都会选择一个风水宝地埋葬死者,他也是这么做的。

前年84岁的母亲去世后,杨福东请阴阳师挑选,最后将他埋在农田中央。虽然他一家五口只有6亩地,土地并不多,但“我的老母亲一生贫穷,受过苦,自然要选择好地方”。

杨业河村有很多人像杨福东一样,把坟墓建在自家的正中央。

“我们村山高坡陡,人均耕地只有几亩,一旦占了坟墓,半亩地就不能耕种了,死人活人都在争夺土地!”村主任杨银贵说。

不仅如此,这几年,村里也出现了攀比之势。坟墓越来越大,丧葬标准也越来越高。如果你家买松木棺材,我家就买柏木棺材。价格很容易就突破万元。宴会香烟最低价格为25元一包。一瓶酒要几百块。一场宴会至少需要700至800元。破费。少了就被认为是“不孝”。

葬礼的铺张浪费只是杨业河村民落后的表现之一。打架、投诉、上访、闹事……这个村曾经是全乡最“坏”的村。“题在于村党组织薄弱散乱,基层治理能力薄弱,村干部说的话没人听,做事没人跟着。”神林乡党委书记刘永奎说。

2018年,深林乡对村基层党组织进行重组,杨业河村两委发生重大变动。此后,村里建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讲政策、举办活动、表演节目,倡导简朴殡葬;采用“积分制”进行乡村治理。如果你遵守村规民约,就能获得积分。如果不接受高额聘礼,则获得10分。累积20积分用于简单的葬礼安排等,积分可以在“爱心慈善超市”兑换生活用品……

随着村级精神文明阵地的不断输出,民风正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改善。

去年年初,羊野河村要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,将“死者与生者争地”的矛盾摆上了台面。

平整粮贸上零散的小片山地,不仅可以扩大耕地面积,而且有利于机械化作业,提高亩产效率。

“村子要想发展,就不能再让坟墓挡住了路。”杨银贵等村干部提出,要趁这个机会整治耕地,让每个村民放弃一些土地,甚至拿出三十、四十亩地建村。在公墓中,旧坟墓的搬迁是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的。从此以后,村里凡是死了的人,都会安葬在墓地里。

为了敲定此事,村里召开了6次会议,讨论了2个月。最终,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同意了。但村规民约已经定了,却没有人采取任何行动。

杨福东原本不想搬家,直到夏天一场大雨淹没了母亲的坟墓。他愕然这座坟墓是阴阳老师特意挑选的,怎么会是这样?思前想后,他决定迁坟,成为村里第一个把坟墓搬到墓地的家庭。

不久后,村民单晓军的一位亲戚在家中去世,他主动将死者安葬在墓地,并按照红白会的规定举行了葬礼。酒席价格烟不超过10元,酒不超过20元,酒席不超过400元。“如果我不遵守,村子里就没有人来帮我了。”

“这在过去是不可能实现的。”杨银贵高兴地说。虽然搬坟的人还很少,但要有个好的开始,引导村民回心转意,还需要时间。

轮到杨福东整治农田时,他亲自观看施工队驾驶叉车平整土地。去年他地里的土豆长势很好,他靠打工挣了2万到3万元。这次去墓地扫墓后,他说“把坟墓搬到墓地并没有什么题,一切都很好。”

本篇文章主要讲解关于不让“死人和活人争地”“村公墓”吹来文明新风和迁坟前开始下大雨了怎么办的相关热议内容,希望能帮助到诸位。

除非特别注明,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

No Comment

留言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感谢你的留言。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