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上海战疫录)特写见面真好,“如常”上海正归来

本篇文章主要是分享一些(上海战疫录)特写见面真好,“如常”上海正归来的相关知识,其中也对上海战疫情况的题进行了一些详细解释,现在开始吧!

人们在外滩拍照留念,记录这个特殊的日子。唐彦军摄

人们在外滩拍照留念,记录这个特殊的日子。唐彦军摄

中新社上海6月1日电标题特写很高兴相见,“一如既往”的上海正在回归

中新网编辑李佳佳

6月1日午夜钟声敲响,上海外滩观景台上响起欢呼声。等候在这里的市民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难忘的时刻。一分钟前,外滩江堤上的铁栅栏等多处路障被疏散。

从1日起,上海进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,全面实施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。

早餐店门口排队买东西。唐彦军摄

凌晨5点,天刚刚蒙蒙亮,晨练的人们穿上短裤,走出家门。外滩观景台又热闹起来。慢跑的市民表示“两个月没跑步了,第一跑一定是去外滩。”随着清晨第一缕阳光的落下,上海渐渐苏醒。

6时01分,不少刚刚睁开眼睛的市民收到了上海市委、市政府寄来的《致全市人民的感谢信》,开始了“正常”的一天。

走进菜市场,还是能听到熟悉的叫声,“早上好,今天要买东西吗?”不同的是,今天每个摊主都统一穿着蓝色隔离服,戴着面罩、口罩和手套。

门店员工为复工做准备。唐彦军摄

7点刚过,长宁区江苏路的鸡蛋饼摊位一如既往地排起长队购买早餐。大家自觉佩戴口罩,保持2米距离。一旁的油锅里,油条滋滋作响,热气腾腾。白领刘英直接向老板要了4份鸡蛋饼,“每份加双份油条、肉松,加4份豆浆。”柳莺拿给许久未见的同事们看。“昨天他们发微信说很怀念这个味道。”

早高峰准时到来,却不见了平时熙熙攘攘的人群。中山公园地铁站5号入口处,站外贴有“地点代码”。旅客扫码非常方便,还有志愿者耐心引导。今天,上海轨道交通全线恢复基本运营,乘客需持有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进站。截至上午10时,全网累计运送旅客761万人次,较疫情初期3月15日同期减少821万人次、5188人次。

上午8点,BFC外滩金融中心写字楼如期开业。凭72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和随附的绿码,即可佩戴口罩,扫描“数字哨兵”和场地码,方可进入大楼上班。大堂礼宾人员亲切地迎接每一位进入写字楼的员工,并为返岗的同事和租户提供专门准备的咖啡。

“还是有熟悉的味道。”在北楼5楼工作的田老师接过咖啡,先闻了闻,然后喝了一口。“复工第一天,我比平常早出了家门,我想第一个到办公室,欢迎同事们回来。我已经在线工作两个多月了,很高兴能回到办公室。”看到对方。”

BFC外滩金融中心写字楼为复工的租户提供热咖啡。复星供图

距离BFC不到1公里,上海城市名片之一的豫园商城所有门店今天全部开门营业,营业时间也恢复到平时的上午10点到晚上10点。随着豫园商城恢复营业,南翔包子店、宁波汤团店、童寒春堂、德兴酒家、松鹤楼面馆、春风松月楼等一批知名老字号纷纷开门迎客,通过线上方式迎接顾客。采购,率先通过线下提货与市民团聚。

豫园商城已全面恢复营业。实名预约后,市民们走进了久违的九曲桥。复星供图

在“正常”的一天,洗车场和理发店是最繁忙的。洗车场很难找到座位,而理发店的预约通常要排好几天,现场等待的时间一般都在一个多小时。市民李万宇笑着说“发型师让我晚了几天来,我已经两个月没有理发了。”,他还需要练练手,获得一些感觉。”为了减少聚集风险,很多理发店都把摊位搬到了室外,街头理发成了这里的常见景象。

临近中午,上海中山东一路与延安东路交叉口,交警黄军正在执勤,这是上海静态管理以来的最后一个班次。“两个多月没回家了,今天老婆特意叫我下班去接她,感觉很不一样。”在上海,常年在这里执勤的黄军有着“外滩指路第一人”的美誉,说起外滩的建筑,他是如数家珍。看着眼前不那么拥挤的车流,黄军说,“我还是喜欢老外滩,喜欢那种久违的引导游客的感觉,很高兴它又回来了。””

一位慢跑市民表示“我已经两个月没跑步了,第一次跑步一定是去外滩。”唐彦军摄

回望这两个月来的每一个细节,走出家门的市民不禁感叹,能够互相说一声“相见真好”来之不易。然而,正如上海官员在《致全市人民的感谢信》中所说“全市上下都在一个地方思考、在一个地方努力,重新包装、勇往直前,我们一定会迎来保卫大上海”。随着抗战的全面胜利,上海这座城市一定会重新恢复繁荣活力,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!”完

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讲解(上海战疫录)特写见面真好,“如常”上海正归来,和上海战疫情况的相关内容,希望对广大网民有所帮助。

除非特别注明,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

No Comment

留言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感谢你的留言。。。